精细化工专家
1962年7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。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,1986年7月和1989年1月在华东理工大学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。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2013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(TWAS)院士。华东理工大学教授。
长期从事功能染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。重点围绕“共轭π体系染料结构与荧光功能精细调控”,探索荧光分子机器的表征、发光分子工程与调控、有机智能材料构筑和有机太阳电池敏化染料的创新等,针对功能染料新品种及其关键中间体、高性能有机颜料开发了清洁生产工艺,构筑了相关自主知识产权体系。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励。
田禾教授针对功能染料新品种、关键生产工艺和应用开展了深入研究,构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,在产品工程的应用和产业化方面解决了一系列工艺难题;发明了新型多枝结构稀土金属盐多相催化剂,形成高性能颜料清洁生产的创新工艺;开发出系列全新结构的高性能光盘染料,解决了低成本合成生产技术难题,突破了光盘染料的国外技术壁垒。这些创新的生产工艺和已实施的发明专利技术,创造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。
人才培养
至今已培养博士49名(其中2名学生的论文入选“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”),硕士43名,多人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
1982年,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。
1989年1月,在华东理工大学获精细化工博士学位,之后留校;
1991年10月至93年7月,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锡根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,
1996年,被批准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,
1999年,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。
2000年7月至10月,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再次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工作访问;
2001年7月至9月,在美国加州Scripps 研究所合作研究。
2011年12月,当选为中科院院士。
2013年10月,当选为发展中
精细化工研究,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物理、光化学研究,至重点为功能染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