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理化学家 1963年6月生于辽宁沈阳,籍贯河北卢龙。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,1987年、1990年先后获该校硕士、博士学位。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,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。现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,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、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。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(IMMA)主席,中国化学会理事、上海化学会无机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。
主要从事沸石分子筛、纳米介孔材料合成、结构和在催化、电池、水处理等能源方向应用的研究工作。提出了单元分步组装机理,合成了19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FDU介孔分子筛;提出有机-有机组装路线,将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扩展到有机高分子组成体系;提出了“酸碱对理论”、“界面组装理论”,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以及多功能、壳核结构介孔材料。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(2004),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(2017),TWAS - Lenovo Prize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-联想科学奖(2016),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(TWAS) 化学奖(2008),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(2009),国际介观结构协会IMMA成就奖(2008),中国分子筛协会终生成就奖 (2017年),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(2014)等多项奖励。2014年被汤森路透(Thomson Reuters)列为2014年度全球化学、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之一。现任国际刊物ACS Central Science编辑,曾任英国皇家化学会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主编(Editor-in-Chief),十几种国际重要刊物的编委、顾问编委。
研究成果(693)
总被引量
高被引1%的文章
高被引10%的文章
H-指数
总发文数